供人员进出左右舷1至6号压载水舱、货舱和污油舱的舱口,呈圆柱形立于甲板之上,舱口盖的顶部装着一个硕大的转轮,其四周对称安装着四个蝶阀,转轮和蝶阀都是在舱口盖关上后,为保证液舱的气密性而设计的。
将近九点,大副惦着肚子姗姗来迟:“今天你跟我进压载水舱。”
我乐呵呵的说:“好。”还是没问进舱干什么。
脚上的雨靴有点小,估计这一去,即使不缺胳膊少腿的,脚上的皮也得磨下几块(我习惯了沉默,抱怨换来的不会是同情,而是鄙视)。
见大副脱掉安全鞋,换上手中一双崭新的雨靴,我暗下决心,下次一定跟他要双新的。
大副接过我递过去的防爆灯,同时也给了我一个便携式的测氧仪,其液晶显示器上读数为20.9%。
张开嘴,我握着测氧仪放到嘴边呼出一口气,测氧仪显示器上的读数立马降到了19.8%,声光警报接踵而至。
忽然想起上次和二水布朗一起值班时,他曾把一个便携式测硫化氢含量的仪器放在自己的屁股后面。
一个响屁打出来,测硫化氢的仪器也随之报警了,顿时我觉得很恶心。
照着大副的样子,我把测氧仪的扣环穿过右边胸前口袋上方用来系扣子的窟窿,固定,再将防爆灯的绳子由左越过肩膀和头,套在右边的肩膀上。
下舱前,大副将对讲机上,说话时需要摁住的那个键摁了两下,随即,近旁二水阿尔福瑞多的对讲机上发出哧哧的响声。
新上船的二水对于这种墨守成规,测试对讲机通讯效果的方式心领神会。
舱口处由二水阿尔福瑞多留守,我跟着大副顺着楼梯爬下了首尖舱。
舱内一片漆黑,又闷又潮,还能闻到一股很浓的铁锈味儿,两束灯光时而交错时而分开。
下来了我才知道首尖舱还分两层,大副带头下到底舱。
在他爬楼梯时,我蹲在舱口转动防爆灯的灯头,把光投到了他脚下的台阶上。
底舱又分成若干个小的舱室,每个舱室的容积大约在四五十立方米的样子,舱的形态很不规则,每个舱室的舱壁上开有椭圆形的口子,供人员穿越,进入与其相邻的舱室。
靠船首两边的舱底呈倾斜状,时不时从船首两侧的舱壁传来,因为海水的猛烈撞击而产生的轰轰巨响。
舱底铁板的横向上几乎每隔一脚掌的距离就朝上凸起一块铁板,纵向距离稍远些,四块铁板形成的方形槽内集存着没有被排近的海水。
大副在一个舱室,用脚拨了拨铁板上沉淀下来的泥,和着泥的水顿时变得浑浊,灯光聚集处,露出几处新涂上去的油漆。
“这个地方是不是搁浅损坏后,在巴哈马的船坞里整修过的?”我好奇的问道。
“是啊。”大副脱掉手套,从胸前口袋里拿出一部数码相机,对着铁板上的新漆按下拍照键,随即,相机发出几点闪烁的红光,然后伴着强烈的闪光,响起了快门声。
我移开照在新漆上面的灯光,走近大副,可以看到显示频上的照片比较暗,仅有油漆和硬生生的铁板,外加和着泥的海水。
这时传来二水阿尔福瑞多的声音:“大副,你们在舱底还好吗?”
大副关掉相机,将其重新放回胸前的口袋,扣好口袋,朝对讲机说了句:“一切正常。”然后戴上手套,往左前方走出两步,低下头先一脚伸进圆弧形的人孔,再把头钻了过去。
他抬起另一只脚,费力地钻进相邻的舱室。
大副侧着的身体都差不多可以堵住整个人孔,如果再长胖点估计就不能下舱自由行动了。
我尾随着大副进了这个舱室,正好用防爆灯照到舱壁的一角,一根倾斜的空心管路通向甲板。
管路锈蚀得比较厉害,在其底部有一焊接着圆形铁板的横切面,横切面往上露出扇形的开口,管路离舱底的水面有大约十公分的距离。
“你知道这是什么吗?”大副期待的看着我。
“每回装货的过程中我们会排掉压载舱里的海水。”我不紧不慢的说。
“对呀,但你并没有回答我的问题。”
“在甲板值班时,泵工曾经教我用过测深尺,尺的铅头上抹了一种特殊的颜料,它遇水后会变色,我们就是借助测深尺来判定压载水舱里的水是否排尽。”
大副:“很好,实际上在货控室里通过测深仪器的读数,我也可以知道舱内的水位,让甲板值班的水手核实,可以确保舱内压载水全部打到舷外。”
我没有顺着他的思路往下想,无论是装货还是卸货,我都没有资格呆在货控室。
大副和值班驾驶员知道,一旦被黑上老妖发现我在货控室无所事事的话,他们会有一连串的麻烦,只有想方设法的把我支到甲板干活,才能换来他们的相安无事。
对于货控室是怎么操作的,我一窍不通。
“我们就是通过这个管路把测深尺放下来的。”
“你怎么知道会是这个管路?”大副好奇地问。
我把光束投到管路的底端,指着横切面的圆形挡板说:“因为这个,每回将铅头往下放得差不多时,我得一手握住缠绕着尺的滑轮,一手夹住尺上下试探一下。”
我将手以握尺条的姿势在灯光下小幅度上下运动,示意给大副看:“这样往往会听到比较清脆的撞击声,那个声音就是铅头跟这个撞击发出来的。”我伸手摸了摸圆形挡板,很容易就蹭下来少许铁锈,98年韩国现代船厂造的这艘超巴拿马级轮已经老了。
“非常好,那你见过泵么?”大副又问道。
我很自信的说:“见过呀,泵舱里靠蒸汽驱动的货泵,电动的压载水泵,还有扫线用的那个往复泵工作时我都到过现场。”
“那么液压阀呢?”见我不做声,大副说道:“我知道你这段时间在甲板和泵舱里干活也见过很多阀,但这远远不够,你的培训才刚刚开始,跟我来。”
新闻投稿、爆料、信息发布请联系
E-mail:news@xtshipping.net
免责声明:本文来自互联网自媒体,不代表海运管家的观点和立场。